App开发,如何又快又稳又清晰?

作者:蓝灰_q

前言

开发者的价值,是通过技术和产品体现的,对于App开发来说,除了实现业务之外,最重要的莫过于开发的速度、质量和可维护性,速度决定你能否支撑公司抢占市场,质量决定你们能不能站稳位置不被迅速踢走,可维护性决定你们继续前行时能否保持轻快的步伐。

速度、质量和可维护性

对速度、质量和可维护性的要求,其实就是又快,又稳,又清晰的要求。

:快其实是最容易做到,或者说最容易知道能不能做到的事情,熟悉的Android开发的朋友都知道,如果能理清业务逻辑,不受干扰地投入开发,开发速度可以很快,一般普通规模的App,一到两周就能完成。

:稳不像快,可以简单地用时间进行即时的量化评价,我们要等大量bug出现之后,才知道稳不稳,可是一般赶工速度一快起来,就很容易出现大量bug。其实Android常见问题无非是内存、异步、响应等,要排除和解决这些问题很容易,难的是怎样确保不出现这些问题。

清晰:清晰是最难做到的,快可以通过时间量化,稳可以通过bug统计量化,但是清晰是很难量化的,代码审查和可扩展性都是主观评价,而且相当滞后,很多情况下,往往要等到需要实现扩展,甚至换人接手代码时,才知道代码不清晰。

对于开发者来说,怎样才能又快又稳又清晰地开发App,这里梳理了我的几点心得。

有限参与业务设计

从职责分工上,业务设计是运营部门和产品经理的工作,确实不应由研发负责,但我说的是参与,研发(包括测试)应当尽早参与业务设计,一方面提前发现问题,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和建议技术路线。

研发参与设计,可以规避很多问题,例如通信压力、加载速度、延迟时间、硬件负载等移动开发特有问题,不能指望运营和产品能像专业的研发一样面面俱到,考虑周翔。

另一方面,研发参与设计还可以引导技术路线,例如采用原生App、混合App还是ReactNative形式,采用单用户体系还是多用户体系,采用什么收费形式等。

在实际操作中,业务设计诸如收费形式,异常提示,乃至于业务逻辑上的严密性,你都可能发现漏洞。

当然,参与设计必然会占用研发时间,有人会觉得委屈,感觉这是替产品做了他们的工作,但其实研发参与设计,省下的还是自己的时间,因为无论产品如何设计,最终都需要技术来研发实现,如果设计上出了问题,你修改代码的投入,可比产品改文档的那点儿投入大多了。

当然,公司层面也应有清楚的定位,研发对设计的投入,必须是有限的指导性的,如果大量把研发投入到设计工作,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浪费了。

异常处理

在实际开发过程中,除bug其实占了相当一部分工作量,有时候好好的开发计划,因为几个诡异的bug就得耽误半天,所谓“码字5分钟,排错两小时”是也。所以,能否尽早尽快处理异常,是非常影响开发效率的。

处理异常,我有这么几条心得:

提前考虑异常处理,在写正常流程的业务代码之前,先考虑异常,“未虑胜,先虑败”,沿着业务流程分支,先把异常情况都处理掉,例如获取在线数据显示一个列表,先考虑网络异常、服务器报错、数据失败等异常情况,并依次给出相应提示,最后才处理数据正常的情况,你本来就要写正常业务代码和异常处理代码,你只需要调换一下工作的先后顺序,其实你投入的开发时间没有增加,但是你的效率却大大提升了,因为一旦出现异常,我们可以迅速判断异常原因,节省大量时间。

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,在你的思维陷入复杂的业务逻辑之前,先处理相对简单的异常分支,可以避免你被业务逻辑搞到大脑缺氧后,再回来处理异常分支时一时疏忽手滑,写错或者写漏异常处理。

隔离前后台对接的数据接口,最好不要直接使用后台提供的数据,中间加一层映射,一方面,如果后台数据出了问题(数据异常、变更字段等),你在映射数据时就能发现和定位问题;另一方面,也有利于你采用更适合App的数据形式进行数据持久化。

另外,建议做一个接口录入与检查工具,形式不论,但要能轻松地维护前后台接口,最好能自动检测接口反馈是否正常(服务器负载过大、字段变更、第三方服务过期等)。

异常信息的收集、汇总和数据持久化

如果出现异常,最重要的是采集到异常代码行(如MainActivity第61行)和异常原因(如空指针异常),并记录为本地文件以备上传和查看

具体见App的异常崩溃处理:

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367b4d851ed4

其实java的异常处理的内容还有很多,感兴趣可以看一看我以前总结过的Java异常捕获的设计原则: 

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1e0199e3c34e

结构分层

使用框架是必须的,Model层,View层必须职责单一,至于使用MVP、MVVM还是别的什么就看个人偏好和项目需要了。个人比较偏好MVP,感兴趣可以看一看MVP框架的演化: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5d8481313f00,当然,Rx链式编程也不错。

* 个人在结构分层上,有这么几个经验

高内聚的数据层,把与数据读写相关的处理,网络读写、本地读写、缓存数据等,包括模拟数据,都集中到数据层,通过回调或链式调用等方式抛出数据给业务层,通过多版本机制切换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。

松耦合的Activity,界面应该是与业务相关最低的,主要提供一个显示载体,并触发生命周期处理,Activity应该可以很容易地被替换掉。

必要时抽象特殊控件,如果控件需要复用,就不要让控件融合进Activity,而是抽象为独立的显示控件,这样既能解耦合,又方便复用。

不要过度设计

敏捷开发里有一个实践原则,就是不要过度设计,开发的价值不在于写出漂亮的代码,在于实现产品并支撑其正常运转,在能实现产品功能的前提下,代码逻辑其实是越简单越好,简单往往就意味着高可靠性+低维护成本,如果将来需要扩展功能,可以通过修改和重构实现。

其实不仅在开发新功能时要避免过度设计,在维护和扩展旧代码时,也要注意,能正常运行的代码,都是好代码,我觉得在维护旧代码时,其实也适用开放封闭原则,对不得不改,不改就崩的旧代码,是开放的,可以修改的;对能正常运行的代码,哪怕你觉得再难看再手痒,那也是封闭的,是不可以修改的。

回到那句话,开发的价值不在于写出漂亮的代码,在于实现产品并支撑其正常运转。

通用库的建立与维护

我们知道,项目管理有四个要素,时间、成本、范围、质量,这四个要素一般是不能兼得的,要时间,就得砍一些范围的项目目标,降成本,就容易牺牲质量,等等,不过,建立和维护通用库,却能同时对四个要素都有好处。

  • 加快开发速度,专注于具体业务(时间)

  • 降低团队成员熟悉项目的成本,为新业务开发提供基础,加快开发迭* 代速度,有利于更快地发布版本

  • 提高代码复用率,降低开发投入(成本)

  • 稳定的公共模块采用依赖组件库方式,提供给各个业务线协作使用,* 减少重复开发和升级维护工作量

  • 提升开发效率,更容易实现项目目标(范围)

  • 对已实现过的功能/业务,抽象出通用模块,再有类似的需求,能够 迅速实现,更容易实现项目的业务需求

  • 提升产品质量,持续改进通用功能(质量)

  • 频繁使用的功能/业务模块采用组件复用方式,更有利于暴露缺陷, 一处修改,多处受益,提高产品质量

工具与模板等

其实说起提高效率,前面的很多经验因为需要在实际开发中慢慢体会,难以迅速上手,反而是工具模板,真正见效快,一次安装,终生受益 🙂

就我的经验而言,对我开发效率帮助最大的,包括代码模板、常用配置和开发插件,以及著名的程序员在线交友网站Github。

代码注释

一般来说,程序员看自己一个月前写的代码,是完全陌生的,我也一样,基本上过一个月就没印象了,但是如果要修改/扩展怎么办,这时候,就得看代码注释了。就个人经验而言,有这么几个地方,一定要写注释:

接口,特别是MVP的Contract接口,这里面基本定义了你的主要业务行为,谁来加载数据,谁来显示数据,谁触发的下一步操作,这些内容写明白了,以后读代码,只要看接口就知道主要业务是怎么回事儿了。

服务、广播等,服务和广播因为没有界面,容易游离在业务逻辑链条之外,在业务逻辑上缺少上下文,就必须有详尽的注释,说明其业务场景。

初始化、注入等,如果自定义了一些扩展的功能或控件,要求执行某些初始化函数,或者要注入特定功能的,就必须写好注释,提示调用者进行必要的操作。

TODO,工作总要排优先级的,有些工作暂时延后,自己记录是没用的,团队开发最终用的还是代码,所以一定要写TODO,提示开发者,这里是未完成的状态,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延误。

——–  END  ———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喜欢 就关注吧,欢迎投稿!

640?wx_fmt=jpeg

本网站文章均为原创内容,并可随意转载,但请标明本文链接
如有任何疑问可在文章底部留言。为了防止恶意评论,本博客现已开启留言审核功能。但是博主会在后台第一时间看到您的留言,并会在第一时间对您的留言进行回复!欢迎交流!
本文链接: https://leetcode.jp/app开发,如何又快又稳又清晰?/

此条目发表在Android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